初秋时节昼夜温差大 儿童哮喘多发
《南京晨报》
2017年9月4日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文章出处:http://www.njdaily.cn/2017/0904/1648481.shtml
医学指导: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 袁斌
初秋时节 儿童哮喘多发
初秋时节,在经历了冷空气和降水的洗礼,天气显得格外舒适凉爽。然而最近不少家长却不免忧心忡忡,孩子患上了哮喘。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袁斌表示,由于昼夜温差大,天气忽冷忽热,加之儿童体质较弱,不能适应剧烈变化的环境,最近儿科因哮喘接受治疗的孩子多了两三成。接下来的几个月正是儿童哮喘的高发期,建议家长们提早做好应对措施。
哮喘小患者上周增两三成
记者上周在江苏省中医院儿科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找专家看哮喘。袁主任称,哮喘是一种严重急性发作有可能导致猝死的呼吸道疾病,对于体质敏感的儿童,感冒、冷空气、环境中各种过敏原等刺激都会诱发哮喘。
哮喘发作一般有着预警信号:
1、反复咳嗽超过一个月,以晨起和夜间咳嗽为主,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痰不多。
2、运动、吸入冷空气或进食冷饮后易出现刺激性干咳。
3、反复胸闷,感冒时或运动后加剧。
4、对某些气味(如装修气味、厕所清洁剂、香水、定型摩丝等)过敏,出现喷嚏、咳嗽。
5、对海产品、某些热带水果、部分药物过敏,或者在婴儿期表现为对鸡蛋、奶粉不耐受(往往表现为哭闹、呕吐、腹泻、严重反复的湿疹、体重不增)。
6、有经常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过敏性鼻炎症状,常表现为耸鼻、揉鼻、挖鼻。
7、有明显的湿疹史。
8、有家族性过敏史(需询问三代内亲属有无过敏性疾病)。
9、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
中医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好
那么,得了哮喘该怎么进行正规治疗呢?袁主任表示, 80%以上的哮喘起始于3岁前,持续性哮喘的肺功能损害往往始于学龄前期,早期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也越小。此外,还要重视对哮喘相关疾病的控制。如果能在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或者哮喘的早期阶段(喘息),控制病情不要向下发展,就可以防止哮喘的发生。
西医一般根据患儿处于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的不同,分别对待。急性发作期主要采用抗炎、解痉及对症处理。抗炎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解痉主要采用β2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支气管扩张剂如美普清。缓解期主要采用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力。除了小剂量维持吸入糖皮质激素外,加入抗过敏药物如:顺尔宁;增强免疫药物如:匹多莫德。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关变应原测试,进行脱敏治疗。
而中医在治疗儿童哮喘方面有独特优势。发作期,江苏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平哮合剂疗效显著;在缓解期通过中药健脾补气,增强小儿食欲,改善小儿体质,增强免疫力,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治疗之外,防止小儿哮喘更重要
“对待小儿哮喘,除了做好治疗之外,其实做好防护更加重要!”袁斌主任说。那么,家长如何做好哮喘患儿的防护呢?
1、调节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
哮喘存在免疫平衡失调,治疗哮喘,要调节免疫,使免疫功能达到平衡的状态。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匹多莫德等均属免疫增强剂,临床可选择性应用。中医中药对改善小儿的免疫功能有明确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有: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等。
2、衣着适宜,避免感染
应根据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患儿衣着应尽量避免皮毛纤维制品,以免对皮毛过敏。
3、饮食调护
哮喘患儿要注重饮食调护,饮食要营养充足,清淡易消化。奶、蛋、鱼虾、花生、大豆等食物是常见的过敏原,热带水果、饮料、油炸食品常可引发哮喘加剧,故应限制食用。
4、家居环境
保持室内的清洁,勤晒被褥,而且常开窗户通风。新居装修后2~3个月入住为好,家具、地板不使用上光剂,尽量减少油漆、涂料使用。不宜在室内养猫、犬等小动物。尽可能除掉家中的尘螨,不用地毯。避免使用空气清新剂、蚊香。
5、体育锻炼
坚持体育锻炼可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哮喘患儿在缓解期可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游泳、呼吸训练、医疗步行等,可加强治疗效果,特别鼓励室外运动,经常接触大自然,逐渐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降低哮喘复发的频率。
6、减少食品添加剂的摄入
许多食品添加剂可诱发哮喘,如防腐剂焦亚硫酸盐在胃内释放出二氧化硫,从而诱发哮喘发作,因此,应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食品添加剂。
7、别让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
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因母亲服药而接触抗生素,或在出生后不久因生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在6岁时患哮喘的可能性比其他儿童高出50%。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日后患哮喘的风险明显增加。
◇ 相关文章 ◇
山东网络台 山东网络台 《大河健康报》 《新华报业网》 《大众卫生报》 《保健时报》 《青年时报》 《大众卫生报》 《保健时报》 《大河健康报》 《保健时报》 《生命时报》 《大众卫生报》 《大河健康报》 《大河健康报》 《大河健康报》 《大河健康报》 《大河健康报》 《中国中医药报》 《健康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