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给孩子看个病,要等老半天 儿科医生缺五成
《株洲日报》
2011年3月7日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文章出处:http://hn.rednet.cn/c/2011/03/07/2197338.htm
一医院的儿科医生被家长“包围”。
感冒4天了,3个月大的宝宝还没痊愈。家住株洲市火花塞厂生活区的文芳急了,3月1日,她和丈夫抱着宝宝来到市一医院看儿科。
来到这里,得排队:排队挂号、排队等医生、排队付钱、排队接受检查、排队输液……“给孩子看个病,堪比春运时买火车票,要等老半天。”文芳抱怨。
像文芳这样,带宝宝到一医院来看儿科的家长,每天约有270名。不少家长舍近求远,宁愿到大医院来排长队,可能是更相信大医院的技术,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家门口的医院没设儿科了。
“综合性医院儿科萎缩,株洲的儿科医生至少缺五成,整体医疗设备还需投入300万至500万元。”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人说。 近几年是生育高峰,儿科服务的需求量大增,但为什么儿科服务能力不增反减呢?
市区儿科医生不到100名
1953年,市人民医院成立就有了小儿科,上世纪70年代,湘雅医院的一批儿科医生来了,市人民医院的儿科一时名气大增,“看儿科,到市人民医院”。
后来,由于医院的区域局限性(患者以铁路职工家属为主),儿科作为医院的辅助产业,慢慢地退步了。
市人民医院小儿科设在医院最里面的老房子,墙上“小儿科”的字样甚至很难让人发现。进去要爬一个坡,路上的水泥有点发青,车子不方便进出。
副主任医师范燕舟介绍说,现在医院只有7名儿科医生,其中2名还是退休返聘的,病床也只有28张,“按照三甲医院的规模,医生应该不少于18人,病床不少于40张。”
而田心医院、恺德心血管病医院等,并没有专门的儿科,都是挂靠在内科。
据田心医院工作人员介绍:“2年前,我们这有2名儿科医生,后来,一名调到二医院,另一名退休了,现在坐诊医生也是退休返聘的。”
“2年前,医院的儿科跟妇科并在一起,后来医院没设妇科了,儿科就并到了内科。现在,医院有2名儿科医生,不设专门病床。”恺德医院办公室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有关报道称,全国儿科医生10年只增加了5000人,倘若比照美国每千名儿童1.5个儿科医生的配置,中国至少还缺20余万儿科医生,即使将这个配置打个折,未来10年每年仍须增加1万名左右。
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沈刃说:“市区所有儿科医生不到100名,而且主要集中在市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331医院。”
80%以上的家长,选择两家医院看儿科
“在市区,80%以上的家长,都选择到市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看儿科。”沈刃说。
可市一医院的儿科医生总共才21人,其中门诊医生5人、住院部医生7人、急诊医生8人、儿保医生1人。
而市妇幼保健院自2000年成立儿科以来,儿科医生也只从6人增加到22人(儿保医生除外),床位从20张增加到34张。医院陈副院长介绍,每天平均接诊150名患儿,最多的一天接诊300人,医生太累了。市一医院情况更不容乐观。去年,儿科住院部接诊3252人次,门诊接诊99586人次,平均每天接诊270人次。记者去采访儿科主任纪青,她正在接诊,不到5分钟的采访,她接了3个家长的电话,4个家长打断采访,咨询孩子病情。
“看儿科急诊的医生,从晚上8点上班到第二天早上8点,有时要看130多名病人,平均6分钟看一个。”纪青说。
儿科成为“鸡肋”
“在现行医疗体制下,每个医院都有生存问题。而儿科的盈利能力不强。”市卫生局一负责人说。
记者采访市区多家医院,不少受访者认可这一看法。市人民医院办公室一苏姓负责人说:“在儿科,几十、上百的检测就算是收费的重头项目了,这跟医院其它科室的CT、核磁、支架、人工关节等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再加上儿童的用药量比较小,所以药品收入也不高。”
于是,在很多医院,儿科成了“鸡肋”。因此,医院已不愿多投入人力财力了。
“没有利润,民营医院都不愿开设儿科。”新兴医院汤院长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一名患儿吊水一天一般花60元左右,最多100元,利润太薄了。
据了解,目前,株洲没有专科儿童医院。
儿科“高风险”
“儿童通常没有主诉,号称‘哑科’,孩子不会自己描述病情,大人也不能清晰描述。而且,儿童病情变化非常快,对医生的要求高,需要医生凭经验去判断,要特别细致。”市妇幼保健院陈副院长说。
陈副院长1982年毕业选择儿科时,外婆曾写信给她说,儿科医生很难当,让她重新选择。而现在,要求就更高了。
2月9日,网帖《湘潭市中心医院一个儿科医生的内心独白》引发关注,帖子称:“很多时候受到家长的责骂及威胁,伤心流泪,这种委屈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想想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紧张不能放松的状态,我真的害怕可能有一天会顶不住、会崩溃的……”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生病,有时来四五个家长。万一出现什么情况,家长会不理解。”市一医院儿科主任纪青说,“前两天,一名护士给小孩打针没打进,几名家长就追着护士打。”
“家长来得多,你问一句她问一句,我们本来工作压力就大,还要不停的做解释工作。很多医生和刚分配来的大学生都不愿来儿科。”
儿科医生有点青黄不接
“现在儿科医生有点青黄不接。”市医政科科长沈刃说。
据了解,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取消了儿科学专业,儿科医师缺乏来源,也难以保证质量。目前,儿科医生的来源大致有3种:一是各级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二是攻读儿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三是其他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研究生。然而,增加的儿科医生,远远不能抵消每年的自然减员。
在市人民医院儿科实习的长沙医学院学生杨德豪告诉记者:“我们同学中,90%以上不愿到儿科。”他说,在内科病人多,能学习更全面的技术,发展前景要比儿科好,而且待遇也比儿科好。“因为儿科的特殊性,现在医院很难招到儿科医生,特别是研究生。”沈刃说,儿科医师的短缺,使儿童看病难问题雪上加霜。政府、社会各界都应重视这一问题了,毕竟,孩子是未来。
◇ 相关文章 ◇
鲁网 九三学社 荆楚网 《九江晨报》 《现代快报》 《厦门日报》 《中国医药报》 《人民日报》 《半岛晨报》 《武汉晨报》 《中国中医药报》 《温州日报》 《健康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