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推拿网(小儿按摩网)
  • 育儿教育与服务,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您的位置:首页 >> 儿童健康新概念--就医与儿童健康 >> 儿童看病很揪心 儿科医生很辛苦

儿童看病很揪心 儿科医生很辛苦


《半岛晨报》     2011年5月30日

 

小儿推拿网LOGO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文章出处:http://news.lnd.com.cn/htm/2011-05/30/content_1821122.htm

面对着不会说话、不会表达的孩子,面对着焦急万分、充满期望的家长,儿科医生是怎么看病的?在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记者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儿科专家诊室里体验了儿科医生看病的过程。这可能是医院里工作环境最差的一个科室:孩子此起彼伏的哭声、家长连珠炮一样焦急的提问,让诊室里从早到晚沸腾着至少有80分贝的噪音……在所有“看病难”的问题里,儿童看病难最让人揪心,但就在家长们怕委屈了孩子,担心、抱怨医生的同时,医生们也是一肚子的苦水无处倾诉。现实中,又有多少患儿和家长了解他们真实的工作状况呢?

给孩子看病需承担整个家庭的压力

在刘正娟主任诊室里呆了不到一个小时,记者就被大人孩子的叫嚷声折磨得头昏脑胀、有些烦躁。通过观察发现,一个看病的孩子基本上都由三位家长陪同,妈妈坐在医生对面主述孩子病程,奶奶或姥姥抱着孩子不时在一边插上一句,而办完手续的爸爸也围在医生旁边,时不时的还很不自觉的在诊室里接电话,让本来已经很吵闹的环境更加糟糕,刘正娟不时通过提高嗓音向家长询问孩子的病情。“我都已经麻木了。 ”刘正娟说,这是儿科诊室的现实。“给成人看病和给孩子看病完全不一样,为成人看好病,他们是心存感激的。但很多家长因为不忍心孩子受苦,对大夫总是不满意。每个家庭孩子的地位都是无与伦比的,所以儿科医生要承担的,是来自整个家庭的压力,希望家长能给予儿科医生理解。在儿科医生和家长之间,都应该有一颗感恩之心,而不是互相怀有戒备心理。 ”理解是刘正娟与记者交流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

儿科看病最大问题是缺人手

从8点到10点半,刘正娟一共看了40多个患者,其中还包括慢性病患儿家长自己来做随诊的情况。她每周出半天的专家门诊,而很多普通门诊的大夫平均一天要看100多个病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患者,他们的工作紧张得像打仗一样,平均四五分钟看一个患儿。一边问问题,一边迅速地对家长的回答做出判断,十几平方米的诊室常常被随意走进来的家长挤得水泄不通……

儿科大夫人手紧张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统计数字显示,每千名儿童中,美国拥有1.36名儿科医生,而我国仅有0.23名。比照发达国家标准,我国至少还缺20万名儿科医生。刘正娟告诉记者,病人不断增加,医护人员却没增加多少,缺人始终是儿科看病的最大问题。“儿科医生太累了,现在很多年轻学员看见这样的环境,都不愿意从事儿科医生了。 ”

儿科医生需要付出几倍的耐心

“宝宝最勇敢了,来让我看看嗓子,你看这个手电筒多好看。”看病过程中,刘正娟经常用这种语气哄小患者让她做检查。“事实上,培养一个儿科大夫,至少需要7年,儿科并非成人科室的翻版,它对医生有着更高的要求。 ”刘正娟说,都说儿科是“哑科”,孩子不会表达,医生必须从他们的哭声和表情里,判断疼痛的程度,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技术。在嘈杂的环境里不断提高嗓门问诊,四个小时的出诊时间里,她连口水都没喝上。

11点多,记者从专家诊室走出来,在儿科里走了一圈,输液室里,充斥着孩子的哭声和家长的安抚声。记者看到,年龄大些的孩子会配合护士扎针。而年龄稍小不会配合的孩子,三个家长齐上阵压住孩子,再由护士寻找血管,有的孩子甚至一看见棉签就开始哇哇大哭。“给孩子输液比给大人输液困难多了,遇到孩子哭闹,扎三四次针都很常见。 ”一位护士这样说道,“还有一些孩子在输液过程中哭闹,造成针头漏液,这样就需要再重新扎。

收藏此页
关于我们      |      最新动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合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