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240例
《中国民间疗法》
2004年第5期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小儿推拿科副主任医师 郑明祥
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导致全球儿童急性重症腹泻的重要原因,此病也是发展中国家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全世界儿童中因腹泻住院者20%~70%是由于轮状病毒(RV)感染引起的,几乎所有3~5岁儿童均感染过大便轮状病毒HRV[1]。全世界每年约有60~80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与HRV感染有关[2]。
对于HRV引起的腹泻至今尚无特效药。笔者应用小儿推拿方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40例中,男136例;女104例。年龄4个月至2.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8天;大便次数每天5次至数10次,呈水样便或蛋花样便。伴发热74例,呕吐42例,轻度脱水112例,中度脱水6例。大便检测:用“快速一步法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为“阳性”者方能入选。
2、小儿推拿治疗方法
摩腹、揉脐、腹部振法、上三法交替进行共15~20分钟,推脾土100次,推大肠100次,揉龟尾100 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捏脊9遍。
以上小儿推拿治疗,每天1次。并根据脱水程度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高热可给退热药。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1) 治愈:24小时内大便次数减至1~2次,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
2) 显效:48小时内大便次数减至2~3次/天,大便性状恢复正常。
3) 有效:72小时内大便次数减至3~4次/天,大便性状改善。
4) 无效:72小时后腹泻5次以上/天,大便性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愈63例(占26.25%),显效143例(占59.58%),有效27例(11.25%),无效7例(占2.91%),总有效率97%。
4、讨论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临床常见多发病。感染的主要群体为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白色稀水便或蛋花样大便。重者可并发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目前该病的诊断虽已能够明确,但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药物,此时推拿便显出了它的优越性,既能明显缩短病程,又不影响小儿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有报道在患儿经络穴位上(手、背、腹)应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可以使紊乱的肠功能得到纠正和调整,能促进小儿肠的吸收功能;推拿后白细胞总数增加,白细胞的噬菌能力可提高34.4%,血清补体效价明显增高。推拿后1小时即可检测到免疫糸统的变化[3]。从本病的病理变化看,病毒侵入肠道后使小肠粘膜受损,使其回吸收水和电解质的功能破坏,肠蠕动加快而形成水泻。同时可继发乳糖酶分解不足或活性减低,导致乳糖不能吸收而积聚肠腔,形成高渗状态进一步使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而推拿正好可以使紊乱的肠功能得到纠正和调整,能促进小儿肠的吸收功能,并通过对免疫机能的提高,对病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这可能就是小儿推拿能治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原因所在。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疗效确切。脱水不严重者,不需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单纯小儿推拿即可。临床观察表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小儿推拿法明显优于其他疗法,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普及。多年来笔者一直在运用小儿推拿的方法治疗婴幼儿泄泻,并精选了一组穴位用于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目的之一就是想找到一种尽量简便的治疗方法,以便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Class RI .Lang DR ,Ivanoff BN , et al .J Infect Dis,1996,174 (Supp11): l~2.
[2] Vesikari T 《Rotavirus vaccines: development and use for the preverntion of diarrheas disease》[J].Ann Med,1999,31:79~85.
[3]陈菊金、陈大伟、孙荫 《推拿治疗婴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3);17~18
专家简介:郑明祥 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针灸学会理事。1980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长期从事推拿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1987年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开设了云南省第一个小儿推拿专科门诊。
擅长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肌性斜颈及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小儿亚健康状态等多种小儿疾病,特别是对儿科的一些难治性疾病如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慢性腹泻等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经过一次治疗后有90%以上的患儿即可见效;三次治疗后的有效率达99%。此外,对小儿保健推拿也颇有心得。
◇ 相关文章 ◇
《大众卫生报》 《大河健康报》 《京华时报》 《健康时报》 《当代健康报》 《南方都市报》 《卫生与生活报》 《新中医》 《中医儿科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