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湿热证)80例观察
《新中医》
2002年第10期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 李丹
江苏省中医院 殷明;南京中医药大学 汪受传
小儿推拿名家:殷明
摘要
1、目的:观察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
2、方法:将12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属湿热证患儿随机分为推拿治疗组80例,泻速停冲剂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观察。
3、结果:治疗组治愈64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治愈率80.0%;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9例,有效9例,治愈率55.0%。治疗组治愈高于对照组(P〈0.05)。
4、结论:小儿推拿疗法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湿热证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肠炎;轮状病毒感染;湿热;小儿推拿
1999—2002年,笔者运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属湿热证8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来自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按2:1比例随机分为小儿推拿治疗组和泻速停对照组。
治疗组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6月28例,6月—1岁36例,1—2岁14例,>2岁2例;病程≤1天17例,1—2天40例,2—3天23例;每天大便≥10次14例,5—9次40例,2—4次26例;中度失水6例,轻度失水34例;病情轻度21例,中度35例,重度24例。
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6月11例,6—1岁19例,1—2岁7例,>2岁3例;病程≤1天12例,1—2天19例,2—3天9例;每天大便≥10次7例,5—9次23例,2—4次10例;中度失水4例,轻度失水22例;病情轻度7例,中度19例,重度14例。
2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腹泻次数等情况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6年颁布的《小儿四病防治方案?婴幼儿腹泻防治方案》[1]中轮状病毒肠炎诊断,并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泄泻、湿热泻诊断依据:即3岁以下小儿秋冬季流行腹泻,大便水样或蛋花样,可有少许粘液,无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大便常规无明显异常。
1.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标准及中医湿热证的诊断标准;患儿年龄小于3岁;其急性腹泻病程≤3天;轮状病毒检查阳性;家属同意,志愿受试。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确诊为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伤寒、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伴有重度脱水;发病后已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中药汤剂;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小儿推拿疗法:
1、清补脾经200次(补法150次,清法50次)
2、清补大肠经200次(补法、清法各半)
3、顺时针摩腹50次
4、捏脊3次
5、上推七节骨10次
6、揉龟尾30次
每天治疗1次,3天为1疗程。
2.2 对照组
服用泻速停冲剂(河南白泉制药厂生产,91卫药准字Z-52号),主要由地锦草、儿茶、焦山楂、乌梅等组成。年龄〈1岁,每天1袋;1—3岁,每天2袋,均每天3次,3天为1疗程。
2组治疗期间,除上述治疗外,不使用其他抗病毒、抗菌及止泻药。必要时对高热或脱水患儿,可临时使用退热剂或口服补液。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考1986年全国感染性腹泻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小儿泄泻的疗效标准。
1)治愈:经治疗3天,大便次数明显减轻,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
2)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
3)有效:大便次数减少到治疗前的1/2或以下,性状好转,全身症状减轻,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4)无效:大便次数及性状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80例,治愈64例,占80.0%;显效14例,占17.5%;有效2例,占2.5%。对照组40例,治愈22例,占55.0%;显效9例,占22.5%。经Ridit检验,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
4、讨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原因。其发病机理为轮状病毒侵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造成隐窝和腺窝细胞功能障碍,引起分泌及吸收障碍性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属于中医泄泻范畴,其病因以感受外邪及脾胃虚弱为主,病理以脾虚湿困为要,临床分型以湿热证居绝大多数。
笔者采用的推拿疗法是在著名儿科专家江育仁教授“脾健不在补、贵在运”思想的指导下,按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本病湿热内蕴为主的特点制定。其中清补脾经具有运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消食积的功效,如《推拿三字经》云“清补脾,俱去恙,向内补,向外清,来回推,清补双”。清补大肠经具有调理肠道、止泻止痢之功,如《幼科铁镜.卓溪家传口诀》有“大肠侧推至虎口,止泻止痢断根源……揉脐兼要揉龟尾……”的记载。顺时针摩腹具有运脾化湿、理气消食之用,《厘正按摩要术》认为其能消乳食。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脉、培元气、强壮身体之效。推七节骨止泻的功能较强,如《幼科推拿秘书》认为七节骨上推拿有立刻止泻的功能。揉龟尾具有调督脉经气、理肠道之功能,如《小儿推拿广义.足部十三穴疗病诀》云:“龟尾,揉之止赤白痢泄泻之症。”
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具有运脾化湿清肠作用,疗效确切。其机理可能与恢复脏腑阴阳平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婴幼儿腹泻防治方案》[J], 《中华儿科杂志》1987,25(3):175
[2]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227
专家简介:殷明 小儿推拿名家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中国中医药学会全国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结合学会外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气功协会副会长。
从事儿科临床40年,在实践中能采百家之长,发扬中医特色,擅长开展多种疗法,如内服、外敷、推拿、针刺、导引等,用以治疗儿科常见、多发病及一些疑难杂症,见效快、疗程短。其中医外治、小儿推拿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特别对婴幼儿咳喘、腹泻、斜颈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 相关文章 ◇
《大众卫生报》 《大河健康报》 《京华时报》 《健康时报》 《当代健康报》 《南方都市报》 《卫生与生活报》 《中国民间疗法》 《中医儿科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