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应早诊断早治疗
《上海科技报》
2012年6月29日

医学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冯燕华

冯燕华医生在小儿按摩网提供咨询服务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脑瘫是造成运动功能伤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还会引发一定的心理疾病。目前中国有600多万脑瘫患者,每年新增脑瘫病例近5万例,其中百分之七十的脑瘫患儿生活在贫困家庭。
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冯燕华介绍,引发脑瘫的因素多而复杂,脑瘫患儿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对于康复起着关键作用。
冯医师认为,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症状,应尽早去医院。
1、小儿出生不久经常少动、哭声低弱,或多哭、易激惹、易惊吓等。
2、生后喂哺困难,如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等。
3、动作不协调、不对称、随意运动很少。
4、经常出现异常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
5、运动发育落后。例如,婴儿4个月后俯卧位不能竖头;7个月仍不能翻身和独坐片刻等。
脑瘫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智力和语言发育,还会带来一定的心理疾病。冯医师认为,对脑瘫患儿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中,中医治疗以小儿推拿、针灸为主,西医治疗以康复训练为主。
小儿推拿按摩主要通过不同的推拿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相关的部位及经穴,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的血氧供给,促进病理产物的吸收,从而促进脑组织的修复再生。同时,通过刺激经穴,达到疏经通络、调和阴阳的目的,从整体上促进脑瘫患儿脏腑功能及肢体活动功能的恢复。目前,临床常用的小儿推拿手法主要有小儿特定穴点按、循经推拿、特定部位按摩等方法。推拿治疗过程中无需服药,可缓解患儿脾胃的压力。同时,通过对脑瘫患儿肢体的抚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释放患儿身心上的不适,达到身心治疗的效果。小儿推拿治疗无副作用,属于绿色疗法,也可减轻长期治疗带给患儿父母的经济压力。
针灸在小儿脑瘫治疗中以毫针刺法、头针疗法应用最广。可以调整和改善机体功能与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使机体内气血畅通,达到治愈的目的。
西医治疗的康复训练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是以小儿生理学、神经精神学和心理学为基础,采用运动疗法和肢体功能训练来实现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患儿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和听力障碍等进行治疗。通过训练,有利于启动脑瘫患儿的大脑代偿功能,改善患儿症状。康复治疗中的运动疗法适用于早期运动落后及运动异常的治疗。
冯医师还建议,患儿父母应积极设置家庭康复辅导方案,在饮食过程中尝试让患儿自己进食;洗脸或刷牙时培养孩子的主动参与性;在孩子爬行时摆放喜欢的玩具以诱导她爬行,引导孩子伸手抓物的意识;日常交流时引导孩子建立与外界的交流途径等。同时,冯医师还建议父母可向医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小儿推拿手法及大致的推拿部位,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也能得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专家简介:冯燕华
小儿推拿联盟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医学专长:擅长用一指禅推法、滚法等推拿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小儿脑瘫等儿科疾病。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斜颈、厌食、腹泻、便秘、遗尿、夜啼、脊柱侧凸、斜视、发育迟缓、免疫低下等有治疗心得。
门诊时间:星期三、六上午(特需、青海路门诊部),星期四上午(专家、总院)
视频: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专访上海岳阳医院推拿科冯燕 华医生
◇ 相关文章 ◇
《新民晚报》 《中医研究》 《大河健康报》 《新快报》 小儿按摩网(小儿推拿网) 《甘肃日报》 小儿推拿网 《康复.健康家庭》 中国网络电视台 《南湖晚报》 《南湖晚报》 广西新闻网 《哈尔滨日报》 哈尔滨市卫生局 《南湖晚报》(嘉兴) 《扬子晚报》 四川新闻网 《江南晚报》 中国江苏网 新疆兵团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