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危害大 应及时就医
《生命时报》
2008年9月30日
文章出处:http://health.people.com.cn/GB/14740/21471/8130051.html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福玉
家里有个可爱的孩子,是人生一大幸事。可马女士却有自己的苦恼:儿子出生没多久,阴囊处就时常冒出“核桃状”的肿块,虽然肿块可被推回而暂时消失,但没多久又会出现,直到3岁也没改善。马女士这才带孩子到了医院,当听说这是“小儿疝气”,若发生嵌顿或绞窄可能威胁到孩子的生命,马女士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小儿疝气是儿外科的常见病,发生率约1%—4%,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5倍,多在3个月内出现,也有的孩子1岁多才发生。人的腹壁上有一些潜在的管道或缺损,孩子的腹壁力量弱,在咳嗽、哭闹或排便时,腹腔压力一升高,腹内脏器,如肠管等就容易通过腹壁缺损处向外突出到皮下,这时父母就会发现,在孩子的脐部或阴囊处(女孩则是在大阴唇处)鼓起一个包块。
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复突出的疝块可能会越来越大,若每次都能及时回纳,问题倒还不大,一旦因为腹内压过大、或疝块过大不能还纳,就可能导致肠管嵌顿、绞窄。这时孩子会出现腹痛、呕吐、发烧、哭闹、烦躁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起肠梗阻、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临床上部分孩子的疝气,会随着腹肌的发育而消失,一般在1岁内有自愈的可能。故可先不做手术,在医生指导下用绷带束压疝块突出处。但1岁后疝气仍存在,最好做手术治疗,因为长期压迫可影响局部肌肉甚至男孩输精管的发育,而女孩疝气常有输卵管的挤入,务必要引起要重视。
预防疝气的发生,应避免让孩子剧烈运动、举拿重物和久立、久蹲,减少生气哭闹,预防感冒咳嗽,同时多吃粗纤维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专家简介:李福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小儿外科专委会(全国)第四届委员会肿瘤学组委员,四川省分会小儿外专委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主攻小儿腹部外科,对胆道、消化道畸形和畸胎瘤等方面有较深入研究;胆总管囊肿、部位肛门闭锁、骶尾部畸胎瘤的治疗等方面在小儿外科界有一定影响。
◇ 相关文章 ◇
《大河健康报》 《洛阳晚报》 《大河健康报》 《大河健康报》 《妈妈宝宝》 《大河健康报》 《时代商报》 《儿童护理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