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阻燃剂阴影逼向中国?
《南方周末》
2009年3月4日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文章出处:http://www.infzm.com/content/24912
欧美已限制使用,我国正成为新兴市场
十溴二苯醚,应用于我们生活多个方面的阻燃剂,这一几乎无处不在的化学产品,可能正在威胁我们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在欧美多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的背景下,中国正成为溴系阻燃剂在世界范围内增长最为快速的新兴市场。在研究和法规方面,我们对这一潜在的可能危害,是否仍未设防?
我们可能每天都在“历险”。在我们的周围,电视机、电脑、冰箱、电线、电缆、插线板、沙发、天花板,甚至窗帘等,在释放“慢性毒气”;生产或回收这些产品,自然“毒气”更重;远离这些东西,也难安全,“毒”已经进入空气、土壤和水;即使我们有逃遁之术,通过食物链,“毒”还会跑进我们的脂肪组织、血液或哺乳母亲的奶水中。此“毒”来自被广泛运用于我们生活多个方面的阻燃剂。尤其是阻燃剂中的溴氏家族——溴系阻燃剂,而溴系阻燃剂中又以多溴联苯醚应用最为普遍。
为了预防火灾,它在三十多年前被发明出来,添加到塑料和树脂中,用以延迟着火,从而抢出让人逃生和扑救的时间。但国内外环保科学家们已发出警告:多溴可能正在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带来的后果包括智力下降、免疫力变低、癌症、生育困难和畸形儿。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电子工业成为多溴联苯醚的最大消费领域之一。其中被用得最多的是“十溴二苯醚”(以下简称十溴)。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五溴二苯醚(以下简称五溴)、八溴二苯醚(以下简称八溴)和十溴二苯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致使它们被欧盟和美国部分州禁用。
然而,十溴在中国仍然“逍遥法外”。我国所有的阻燃法规或标准,只强调要通过毒性试验和阻燃试验,而从未依据人体健康因素作出要求。
美国长期关注阻燃剂问题的国际领军专家阿琳•布鲁姆(Arlene Blum)博士怀疑外国大阻燃剂公司正将在欧盟和美国受禁或逐步淘汰的十溴生产和销售转移到中国,她已于日前撰文呼吁:“中国谨防发生有毒化学品灾难”。
欧美已禁用“十溴”
早在1979年,美国一家多溴二苯醚生产企业周围的土壤和污泥中便首次检测到了十溴。1987年,十溴甚至在北冰洋、波罗的海和北海的海洋哺乳动物 组织中被检测出来。科学家们断定它们已成为一类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目前研究表明,它们几乎无孔不入,包括空气、土壤、水底沉积物、野生动物以及人体血液、母乳。
由于经研究证实的溴化合物的生物累积性,以及对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影响,2003年2月,欧盟颁布RoHS指令,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和禁止使用五溴和八溴。2008年4月1日,欧共体法院又宣布将十溴亦列入禁用名单。继欧盟之后,加拿大于2008年6月19日通过禁用十溴的法规并于即日生效。
美国环保署也将十溴列为潜在致癌物质。华盛顿州第一个禁止了它,2008年1月1日开始,不得生产、销售十溴二苯醚的产品;威斯康星州和缅因州从 2008年开始禁止在床垫中使用它,从2011年起禁止在电视机中和计算机中使用它;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纽约州、阿拉斯加、马里兰、明尼苏达州也正在 立法禁止的过程中。
生产和销售向中国转移?
“由于欧盟和美国对这些化学品(溴系阻燃剂)的使用正在减少,以色列死海溴、雅保、科聚亚公司的生产和销售逐渐转向中国。”阻燃剂问题专家阿琳•布鲁姆说。
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成了阻燃剂的新兴市场。2008年9月,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阻燃技术、阻燃材料展览会”,据展会官方网站报道称,与会人次多达300万。美国知名咨询公司弗里多尼亚集团公司的研究报告称,全球阻燃剂需求将以每年4.8%的增速继续增加,2009年将达到220万吨,市场价值达49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将成为需求的主要推动力。而2002~2004年中国的阻燃剂年均消费增长率是全球的4倍,超过20%。增加的市场份额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电子电器和汽车市场。2007年中国阻燃剂产品中,溴氏家族占84%。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全国阻燃学会副理事长王玉忠说,目前为止,十溴是最便宜、效果最好的阻燃剂,已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用量最多的阻燃剂品种。中国染料工业专家顾问团高级顾问陈荣圻也在其2006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我国十溴产能力已达5万吨,实际年产量约2.5万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 1/4,总产量的1/5。
阿琳•布鲁姆指出,溴系阻燃剂在欧盟和美国呈下降趋势时,在中国的市场却在继续增长。1999年,中国生产了2,500吨溴化阻燃剂,而到2006年,产量达8万吨。她说:“由于雅保和以色列死海溴公司2008年开始在中国生产溴系阻燃剂,这一增速预计将更快。”
据雅保2007年年报,其2006年在中国的长期资产为1470万美元,2007年迅速增加到7426万。而以色列死海溴集团2008年度第一季度 季报称,“阻燃剂销售收入增加,是因为TBBA和十溴二苯醚的销售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溴素生产成本增加,来自中国的生产者的竞争变弱了”。
以色列死海溴集团是世界最大的溴化学品生产企业,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用率为40%。2009年2月4日,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其已与以色列死海溴集团正式签定了总额近3000万美元的合资合同,主要生产十溴等,“产品销售首先满足国内需要”。以色列死海溴集团中国公司的李佳鹏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了此项目。
世界阻燃剂另一大巨头雅保公司同样看好中国市场。2006年,它将亚太区的客户服务中心从新加坡转移到上海。之前雅保在中国已有合资公司宁波金海雅保化工公司,主打产品为阻燃剂。
2008年5月,美国雅保公司副总裁 Luther C. Kissam Ⅳ 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会继续增加我们在中国的投入,扩大我们在中国的销售,来增加我们的市场占有率。”
全球阻燃剂市场的另一大巨头科聚亚公司则显得低调得多。即便如此,科聚亚公司一位管理人员也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十溴占科聚亚溴系阻燃剂在中国销售的一半。
据2006年的丹麦环保署报告,这三家公司的溴生产量占了全球的78%。
但是科聚亚和以色列死海溴均不认同阿琳•布鲁姆的关于向中国市场转移生产溴系阻燃剂的说法。它们称十溴在国内是国产产品占主导,因为关税、成本等因素,它们的价格比国内产品高,并且它们的实际销售在下降。“从数据上看,肯定不会得出这个结论。毕竟现在总量是下降的。”李佳鹏说。而雅保公司则对问题一直未回复。
潜入我们体内的“十溴”
中国科学家也已开始关注十溴问题。2003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傅家谟院士和麦碧娴研究员向国家基金为提出了针对多溴联苯醚的课题研究申请。在国家基金委、科技部和国家环保局的批准下,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由傅家谟统领,进行多溴联苯醚在大气、土壤、水体域中的残留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等的研究,时间5年。麦碧娴领导子项目组,后独立承担一个重点项目,研究多溴联苯醚在生物体中的累积和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在研究中,他们测定出广东某电子垃圾回收地附近水库中水生生物体内的多溴联苯醚总的含量比华南地区鱼体中的高了3个数量级。而与世界其他城市相较,广州大气中的十溴联苯醚污染程度较重。
研究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起,珠三角部分地区五溴联苯醚阻燃剂的使用已减少,但受珠三角电子产业飞速发展的影响,样品中十溴的含量从1990年以后快速增加。研究人员自珠三角和南海北部采集了6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结果表明,东江和珠江已是目前世界上已报道沉积物中十溴的含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其含量在绝大多数样品中占80%以上。最有价值的是,他们在一部分生物体中检测到十溴,表明它可能被生物所吸收。十溴曾被认为不能被生物体吸收。这一发现与近期不少国外的研究互相印证。
为了进一步研究十溴对生物体的危害,麦碧娴展开了十溴对陆地生物的影响研究。她的课题组先于2007年2月,在北方猛禽体内发现十溴,次年又在圈养 的熊猫体内发现了。熊猫是陆地高等级动物,这一发现非同寻常。他们的研究论文发表在2008年5月的世界环境界的权威杂志《环境科学与技术》上。
这一发现引起了阻燃剂生产厂商的重视,两个月后,雅保公司总部的科学家Hardy. M. L致函她,“以个人名义”表示对研究数据的异议。
然而,2009年1月,他们又在珠三角的水鸟体内“成功缉凶”。进一步证实十溴会被陆地生物所吸收。随后,加拿大科学家在北美银鹰体内亦找到证据,证实十溴确实会进入高等级生物体内。
为了进一步研究十溴对人体的影响,傅家谟将对人体影响的医学性研究交给了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广州市妇产科研究所所长陈敦金。“既有的研究显示十溴二苯醚的化学结构与甲状腺素类似,会成为甲状腺素的环境激素,而甲状腺素是促进胎儿发育的因素。”陈敦金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陈敦金和医生余琳的课题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十溴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 相关文章 ◇
《京华时报》 《大河健康报》 《健康时报》 《生命时报》 《东亚经贸新闻》 《南方日报》 《京华时报》 《新华日报》 《健报》(广西) 《广州日报》 《河南商报》 《信息时报》 《南都周刊》 《新闻晚报》 《中国中医药报》 39健康网 《威海日报》 《生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