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不良习惯影响孩子发育
《搜狐母婴》
2005年12月1日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日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历时一年的“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课题在北京发布了研究成果。通过对长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兰州市、成都市等6个城市中5000多名家长孩子的深入调查,客观反映了我国城市少年儿童的饮食、睡眠、玩耍、运动、媒介接触和卫生习惯现状,其中暴露出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令人吃惊。
不良习惯一:23%的孩子不是每天吃早餐,用餐无规律、漏餐等问题依然存在。
点评: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的好坏关系到小儿生长发育。如不注意,小儿在上学时就会迟钝、精力不足等保护性抑制,发生低血糖。全日总量摄入中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漏餐会导致少儿全天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尤其是不吃早餐会导致少儿上午能量不够,甚至有可能出现低血糖,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医学和营养学都提倡“大早餐”概念,意思是说早餐要吃饱吃好,倒是晚餐要吃少点,减少能量堆积。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由于营养过剩,能够使学生身体中免疫细胞过早发育,反而导致中年时期细胞免疫力迅速下降。成年后,无论是体力、智力等方面的功能都将大大下降。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吃饭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不要见到好吃的东西就拼命吃。
不良习惯二:63.5%的少年儿童不同程度地吃过保健品,82.7%的少年儿童认为保健品可以代替天然食品。
点评:专家忠告家长,最好的补药莫过于平衡膳食均衡营养如果家长不停地给孩子补钙,这个预测身高在165厘米左右的孩子将来有可能长成175厘米吗?不!专家如此干脆的回答,我们要纠正家长们的观念,目前儿童“滥补”误区重重,“滥补”的结果只会是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例如:
1、补钙过多会致低血压
儿童补钙过量会造成低血压,并使他们日后有罹患心脏病的危险。疑有佝偻病或缺钙的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钙。
2、补锌过量易致锌中毒
补锌过量造成锌中毒,常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疼痛、精神萎靡,严重者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3、补鱼油类过多易致高钙血症
儿童机体钙吸收增加会导致高钙血症,表现为表情淡漠、皮肤干燥、呕吐、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
4、补参害处多
健康儿童不宜使用人参和含参食品。服用后会削弱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容易感染疾病。健康儿童长期补参会导致性早熟。服参过多对心脏也有害,可导致心收缩力减弱,血压、血糖降低,严重者危及生命。
5、多吃糖类易致“儿童嗜糖精神烦躁症”
儿童每日摄入15—20克糖类为宜。过量食用表现为爱哭闹,易冲动,睡眠差,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下降。此外,还可引起腹泻、厌食、呕吐、肥胖症等。
现在的保健品五花八门,有些保健品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有些保健品成分不明,如果含有激素肯定会对少年儿童有害,有些保健品如人参就不适宜青春期前的孩子吃,他们吃了会导致性早熟。建议家长想要孩子吃保健品的话,一定要了解其具体成分,并征询医生意见。
不良习惯三:绝大多数少儿钟情“洋快餐”,零食中烧烤和膨化食品等“垃圾食品”占三成以上。
点评:营养学家为洋快餐取了个绰号——“能量炸弹”和“垃圾食品”。洋快餐还破坏了食物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洋快餐品种非常简单,不像中国食物这么丰富,中国人认为“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2003年1月伦敦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洋快餐可引起体内激素变化,引起上瘾。华盛顿大学内分泌学家迈克尔•施瓦茨教授发现快餐(汉堡包、油炸土豆条等)可引起体内激素变化,使食用者难以控制进食量。其文章说:“快餐生物效应的发现具有爆炸性的意义,发胖的原因不能归结为肥胖者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儿童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带来了危及儿童健康的一系列问题。如营养过剩导致的儿童单纯性肥胖,城市儿童占30%,他们易患高血压、心脏病和智力心理障碍;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儿童智力障碍及身材矮小;铁缺乏症所致的贫血占儿童发病率的20%;锌缺乏症占儿童发病率的48%;碘缺乏症、钙缺乏症占我国北方儿童发病率的80%。此外,随着工业污染的加剧,儿童铅中毒已占城市儿童的30%,农村儿童的20%。
“洋快餐”具有高脂、高蛋白、高能量的特性,长期吃有可能引起肥胖症,目前肥胖症在城市少儿中已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建议家长控制孩子吃洋快餐的频率在每周一至二次。
日常接诊发现城市少儿胃炎的发病率已较高,甚至还有二三岁的幼儿都发现有胃炎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孩子饮食习惯不健康,比如说喝太多的饮料;与生活无规律、精神过度紧张有关系。建议家长要保持孩子的均衡饮食,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都要有,不能让孩子挑食。
不良习惯四:超过一半孩子在餐桌上挨过父母的批评
点评:我们一直提倡吃饭时要集中精神并保持愉快的心情,父母在吃饭时批评孩子轻则引起其心情不好影响胃口,重则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前不久有过一例母亲长期对孩子批评过于严厉,导致孩子出现癔病,母亲一批评就叫头疼甚至抽筋。家长们不打不骂不成才的传统思想要改变一下。孩子的教育还是采取诱导启发性的效果更佳,过度严厉的批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其次,教育的时机也要注意掌握,最好避开吃饭时及睡觉前这两个时段,可以选择在饭后休息时进行。
专家还指出餐桌教育”害处很多,影响消化和吸收。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就会产生旺盛的食欲,分泌较多的唾液。但如果突然受到父母责问、训斥,精神就会紧张,食欲也就消退,唾液分泌迅速减少。长此以往,形成不良条件反射,一到吃饭,精神就特别紧张,食欲也会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可能出现厌食。同时,每当进餐,孩子胃肠道的消化腺就会分泌消化液,经过消化液的消化分解后,就被肠壁吸收。因此,如果进餐时遭到家长训斥,已经兴奋起来的消化腺也会受到抑制,消化液分泌大大减少,食物难以充分消化、吸收,造成消化不良。
不良习惯五:视力正常的孩子所占比重仅为总数的54.4%,另外还有一部分孩子是经常或有时躺在床上看书。
点评:现在孩子的视力问题突出主要有几大原因:学业负担较重再加上不健康的用眼习惯、电视电脑对视力的影响及城区绿化不够导致眼疲劳等。建议家长督促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不良习惯六:睡眠已经成为困扰大城市儿童的第一大问题。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城市0—2岁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比美国同龄孩子平均少1小时。
点评:睡眠对于孩子的意义重大,促进身体发育的生长激素就是在睡眠时分泌的。
孩子晚上入睡困难主要有几大原因:
一是头脑兴奋。比如看了刺激的电视或游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所以睡前避免孩子从事这类活动;
二是精力过剩。孩子们普遍精力过剩,如果活动量不足以消耗精力可能入睡困难,可引导孩子适当体育运动消耗精力;
三是心理压力过大。现在孩子的同伴压力、学业压力都比较大。建议家长在孩子入睡困难时不要责怪孩子,更不能轻易给其吃安眠药,如果入睡困难持续一个星期,白天又精神萎靡的话,应马上就医进行治疗。
那么孩子究竟需要多少睡眠时间呢?专家推荐每日最低的睡眠量:婴儿期(3—11个月),14~15小时;学步期(12—35个月),12~14小时;学龄期(3—6岁),11~14小时;学龄期(1—5年级),10~11小时。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专家建议,家长应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关心自己孩子的睡眠问题,除了引导他们少看电视,尽量少喝含咖啡因饮料以外,关键的是要保证孩子们充足的睡眠时间,否则家长将会为孩子不良的睡眠习惯付出代价。
提醒家长注意,睡眠是有个体差异的,有些孩子的睡眠时间可能较少,但白天同样精神抖擞,这就表明其没有睡眠问题。
每位父母关心孩子不能仅局限于让他有吃有喝,还应注意孩子心智的培养。一些父母尚能注意到这一点,但也有些人只知一味地溺爱,使孩子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更重要的是,由于不了解孩子在身心发育过程中应有的训练,使孩子错过了一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 相关文章 ◇
《上海医药》 《右江医学》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健康报》 《大河健康报》 《生命时报》 《生命时报》 《大河健康报》 《大河健康报》 《东亚经贸新闻》 《大河健康报》 《生命时报》 《家庭保健报》 《侨报》(美国) 《中国消费者报》 《济南日报》 《北京青年报》 《大河报》(河南) 《生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