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推拿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0期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浙江省中医院 江海渊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经络穴位按摩
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大多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若黄疸出现早,并日渐加深或兼有其他症状者,则为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延迟喂养、胎粪排出较晚等可加重生理性黄疸,因此早期干预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对2007年6月至12月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经络穴位推拿,以观察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新生儿中男64例,女56例;胎龄37~42周,出生体重2450~4230g,出生时Apgar评分8~10分。按出生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经络穴位推拿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性别、体重、胎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新生儿在生后第1天开始进行经络穴位推拿,每日由经过陪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2次/天。
(1)推拿应在哺乳前30分钟或哺乳后60分钟,室温控制在26~28℃。
(2)要求手法轻柔,定位准确,力度合适。
(3)经络推拿手法:补脾经、清肝经、清大肠、揉腹各200次。
补脾经:位于拇指末节罗纹面,顺时针方向旋推;清肝经: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清大肠:位于食指桡侧缘,自食指端至虎口呈一直线,由虎口向食指端直推;揉腹:顺时针绕脐周按揉腹部。
若大便干,则补脾经减少,清肝经增加,清大肠增加。若大便烂,则补脾经增加,清肝经减少,补大肠增加(清大肠反向操作即为补大肠),并逆时针揉腹。出院后由经过培训的家属继续操作,护士远期随访,观察和记录,B组不做任何按摩。
1.3 观察指标
使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JH20-1经皮黄疸仪,每天上午由专人负责测定,测定时取新生儿前额正中,眉上方1cm处为测定点,连测3次,取平均值[经皮测胆红素(TCB)读数与血清胆红素(SB)浓度呈密切正相关,TCB与SB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1]。同时观察新生儿开始排胎便时间、排便次数、排黄便时间。并与未做经络穴位按摩的B组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A组TCB值、胎便排空时间、每日排便次数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排便情况比较(略)
表2 两组新生儿出生6d内经皮测黄疸指数比较(略)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由于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摄取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胆汁排泄障碍,肠肝循环增加等多种因素所致。中医称之为“胎黄”,“胎疸”,临床上以“阳黄”多见,由于孕母素蕴湿热之毒,遗于胎儿,或因小儿禀赋不足,脉络阻滞,或湿热蕴结肝经日久,气血郁阻,脾运不健,以致蕴生黄疸[2]。如《张氏医通·黄疸》说:“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遍布全身[3]。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补脾经、清肝经、清大肠、揉腹的经络穴位推拿,刺激机体表面的感受器,滋阴清热、消除积滞。通过两组新生儿的比较,可见A组的新生儿皮测黄疸指数明显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果说明,经络穴位推拿可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促进新生儿排出胎便,明显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尽早地让新生儿接受经络穴位推拿,能使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时间明显缩短,对新生儿腹胀,大便不解等问题也有很好的作用。
同时,经络穴位推拿能促进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发育,使新生儿防病能力增加。
【参考文献】
1 辛建梅,赵晓艳,秦仲达. 经皮测胆红素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25(53):83.
2 汪受传主编. 中医儿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7;239.
3 孙秋华,沈勤,主编.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7.
◇ 相关文章 ◇
《奉化日报》 《东阳日报》 小儿推拿网 《右江医学》 《中国民间疗法》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中国保健营养》 《中医杂志》 《健康时报》 新浪亲子 《母婴世界》 网易亲子 《每日商报》 新浪育儿 网易育儿 宁夏健康网 新浪亲子 新浪亲子 新浪育儿 新浪亲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