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医生”:给孩子用药别迷糊
《健康时报》
2002年5月30日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文章出处: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503/6327/623626.html
六·一儿童节前,记者走访了首都儿研所,了解到一些儿童用药带来的问题,值得广大家长注意———
时下,有些过于溺爱孩子的家长当起了“爸妈医生”,在孩子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给予了过分的关爱,陷入了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擅自用药———对药品“杀手”混淆不清
首都儿研所的方医生告诉记者,很多“爸妈医生”喜欢自行到药店给孩子买药,但往往因诊治不准确,造成买回的药也不合格。仅春节至5月下旬,因孩子误服家长自行购买的药品而发生不良反应来治疗的2-8岁的患儿就有百余个。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爸妈医生”不了解药性。
据介绍,儿童用药最应慎服的首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中的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等服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会对儿童造成不可逆性耳聋伤害。
对一些药品“杀手”家长更是含糊不清:复方解热止痛片(APC)对胃有一定的刺激性,并伴有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服用不当,会因出汗过多、体温骤降而导致虚脱。婴幼儿应慎服这类药物。
复方新诺明片在儿童服用后会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对肾有损伤,少数人服用后会发生血小板减少和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红霉素则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对肝亦有损伤,孩子服用易产生过敏症状。
误区之二:多药同用———对剂型不明不白
孩子得病,有些“爸妈医生”竟以本人的经验为主,把孩子过去的病史当成依据,与孩子现在的病症加以对比,然后“对症下药”。而且,一些家长误认为孩子的病情如果不能迅速解决,增加剂量一定可以获得疗效。
更让人担忧的是,市场上的药剂各式各样,但药效是根本不同的。据首都儿研所的刘义民医生介绍,下面的这些剂型分不清,“爸妈医生”是难以给孩子“对症下药”的———
1、糖浆剂:主药溶解后混悬在高浓度的糖水中。糖浆剂中的糖和芳香剂能掩盖某些药物的苦、咸等不适味道。
2、干糖浆:与糖浆剂相似,但它是经干燥后的颗粒剂型,味甜、颗粒小、易溶化。
3、果味型片剂:因加入了糖和果味香料而香甜可口,便于嚼服,适用于周岁以上的小儿服用,如小施尔康。
4、冲剂: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常加入调味剂,且独立包装,便于掌握用药剂量,如思密达、板兰根冲剂等。
5、滴剂:此类药物一般服量较小,适合于周岁以内的婴幼儿,须按说明书严格遵守用药量。可混合于食物或饮料中。
6、口服液:由药物、糖浆或蜂蜜和适量防腐剂配成的水溶液。分装单位较小,稳定性较好,易于贮存和使用。但在给孩子服用时,一定要遵医嘱。
误区之三:随意进补——健康岂能靠“催生”
一些“爸妈医生”为了让孩子长得“又高又壮”,竟从孩子小时就开始给孩子服用保健药或滋补品,小儿肥胖症和性早熟等不良反应都是这么产生的。
首都儿研所小儿肥胖治疗室的伊医生认为,目前许多医院都开辟了小儿肥胖治疗中心,其实这很不正常。一些“爸妈医生”试图对孩子进行“催生”,这极易给孩子的心灵造成痛苦。
对维生素类药物和补剂、营养剂,“爸妈医生”更是情有独钟。但如过量服用鱼肝油,会导致维生素A中毒,出现毛发枯干脱落、皮肤干燥瘙痒、胃肠道有不良反应等症状。过量服用维生素C,易形成肾、膀胱结石。锌制剂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发热、眩晕、嗜睡、贫血等不良反应。人参、蜂王浆内含有激素,服用过量可出现儿童发育早熟现象。胎盘球蛋白针也并不是增强体魄的强壮剂,切不可随意注射。
记者在采访时,一个5岁女儿的妈妈面露难色地说:“孩子小时胖胖的很可爱,可现在大了越来越胖,你看她这小腿粗的。这么胖了,我和她爸爸现在担心极了,特来医院咨询。”
看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爸妈医生”还是越少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