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虚小儿易患夏季热
《羊城晚报》
2005年8月25日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文章出处: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8/25/content_968328.htm
作者:广东省名中医、肇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梁宏正
今年夏季气候酷热,门诊发热病人日渐增多,其中不乏患夏季热的儿童。有学者认为夏季气温较高和婴幼儿发汗机能不全,是本病的发生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小儿为稚弱体质,易虚易实,本病的发生与患儿的体质因素有密切关系,尤以发育及营养较差者,或病后失调气阴不足者,当暑热亢盛,小儿不能耐受外界炎热气候的熏蒸,而易患本病。
夏季热的表现
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证。其发热特点是发热持续不退,无固定热型。体温常在38℃-40℃之间,一般午后较高,早晨较低。其体温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天气愈热,体温愈高,天气转凉,体温亦随之下降。病程一般可达2-3个月。本病初起口渴不甚明显,病期一延长,体温愈高则口渴愈甚,但大都不见出汗,甚则全无汗出。有的患儿可连续几年发病,但是第二年发病常较上一年轻,病程亦较上一年短。虽然本病如无并发症,至秋凉多可自愈,但对小儿体质造成损害,故需积极治疗。
治疗对策
本病以暑伤肺胃型为多见,因暑伤肺胃,气阴损耗。治宜清暑透热,益气养阴。可予王孟英氏清暑益气汤加地骨皮、青蒿、白薇、荷叶、白莲花;如症见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手足心热,则用花旗参5克、五味子3克、麦冬6克、竹叶6克、玄参6克、葛根10克、银柴胡6克、女贞子6克、旱莲草6克以清暑益气,育阴生津为主要方法。
疰夏(zhù),是中医儿科学中特有的小儿夏令常见病。小儿疰夏的发生,一为小儿体质娇嫩,脾胃薄弱,元气不足;一为感受时令之气,热伤元气,暑湿困犯脾阳。疰夏与夏季热虽同属小儿夏令常见之病,但疰夏并无明显的发热、口渴、多饮多尿等特征。
疰夏的三大表现
1、精神疲倦,身体瘦弱,面色萎黄,喜卧懒动,不愿说话。
2、食欲不振,头、身、手心发热,但是体温并不升高。
3、心烦爱哭、爱发脾气,口唇红,苔白腻或黄腻,口中有酸臭味,小便常见短赤,大便稀黏。
治疗对策
中医认为,小儿疰夏病在脾胃二经。临床上有“湿困脾胃”和“脾胃虚弱”之分,治疗分别以醒脾化湿和健脾益气为法。
属于“脾胃虚弱”,治疗就要健脾益气。方用:党参、白术、五爪龙、葛根、泽泻各6克,苍术、麦冬、升麻、神曲各5克,甘草、五味子、陈皮各3克,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清水煎服。
属“湿困脾胃”,以醒脾化湿为法:藿香、厚朴、法夏、白蔻仁各3克,杏仁、苡仁、茯苓、猪苓、泽泻各5克,清水煎服。
上二方,均可服4-6贴。病愈后,须防来年再发,除积极增强体质外,尚可服“冬瓜玉露汤”:冬瓜500克、赤小豆15克、太子参15克、莲子50克、鲜荷叶15克,水适量煮汤作清凉饮料,以作预防。此外,不能让小儿再贪吃生冷,以免损伤脾胃,加重疰夏症状。
专家简介:梁宏正 主任中医师、教授
出身中医世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大专毕业,主任中医师。现任肇庆市中医院梁剑波学术研究中心主任,肇庆市疑难杂病医疗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医肾病医疗中心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肇庆市人民政府授予“肇庆市名中医”。
从事医、教、研工作30余年,学有专长,术有专攻。临床经验丰富,治疗独具特色。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如癫痫、哮喘、郁证、肝病、红斑狼疮、痛风症、慢性肾炎、肿瘤、小儿夏季热及男性专科多种疾病。
◇ 相关文章 ◇
青网 《中国中医药报》 《中国中医药报》 《羊城晚报》 《海峡都市报》 《当代健康报》 《东方今报》 《健康时报》 健康863网 《南方农村报》 《搜狐母婴》 《大众卫生报》 《健康报》 《实用中医药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