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汗 可用中医调理
《健报》(广西)
2010年4月30日
育儿教育与服务 小儿推拿领导品牌
文章出处:http://epaper.gxnews.com.cn/jb/html/2010-04/30/content_1617427.htm
医学指导: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麦其莲
常常听到不少妈妈抱怨,为什么孩子平时容易出汗?是不是得了什么病?或是体质有问题?其实,宝宝多汗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的却可能是受疾病影响。那么家长该怎么区分呢?中医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调理“汗宝宝”?
家有“汗宝宝”
3岁的牙牙(化名)前段时间生了一场大病,高烧39℃,好不容易才退烧。牙牙病好后,牙牙妈妈却发现,以前不出汗的孩子,现在却是个“汗宝宝”——不仅晚上出很多汗,白天出的汗也比一般孩子要多,整个人的精神都不好。当时大家都以为孩子大病初愈,没恢复过来,所以就没在意。
一直到牙牙的情况持续了几个月都没好以后,家里人才重视起来,于是带着他到医院做检查。医生检查后发现,牙牙的体质是气阴两虚。原因是孩子在发烧以后,过多吃了退烧药导致发汗,损伤了他的气和“阴”。很多孩子发烧后,都会消耗大量水分,而在传统中医理论里,水分是一种津液,也是“阴”的一种,难怪会阴虚了。
如果孩子大病初愈,仅仅有一小段时期出汗,那是正常的恢复期。但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出汗,一直没有改善,那可能就是患“汗证”了。医生发现,牙牙出汗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所以得用补气、补阴的药物,如太子参等。
4岁的小齐(化名)则是晚上出很多汗。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小齐奶奶发现,他的床上都湿了一大滩。小齐爸妈先是带孩子到医院体检,可没检查出什么问题。后来,奶奶才想起来,这个应该就是中医所说的“盗汗”,于是带孩子去看中医。中医医生检查后发现,小齐是属于阴虚型的盗汗,因为晚上是阴,白天是阳,所以晚上出汗的孩子一般都是阴虚的表现。在排除了肺结核的可能后,医生给小齐开了含有沙参、五味子等的药方,进行对症治疗。没想到,小齐的盗汗现象不到一周就消失了。
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儿科主任麦其莲介绍,还有的宝宝经常有无缘无故长时间出汗,这时候还可以用党参、玉屏风散等中药方进行治疗。
汗证可用中医调理
传统中医理论中,什么叫做汗证呢?麦其莲解释,中医所说的汗证就是指排除疾病、衣着、饮食失调、外感风寒、暑湿等外来因素后,孩子在安静的状态下,全身或者身体某些部位汗出很多,或者大汗淋漓不止的一种症候。其中,小儿比较常见的是自汗和盗汗,在临床上,很可能都会同时出现。
根据医生经验,2~6岁的孩子出现汗证大部分是一种“虚”的表现,因此常说孩子爱出“虚汗”。孩子气虚会影响到血,进而影响到五脏。久而久之,孩子的体质就会变得虚弱。这时候如果排除了身体病变,以下几种情况可以通过中医来进行调理。
表虚不固型:宝宝体质虚弱的话,常常就会是这种体质类型引起的汗证。主要表现为宝宝经常出汗,并伴有盗汗,一般在头部和肩部特别容易出现多汗,玩耍以后出汗比别的宝宝要多。这种孩子平常很容易患感冒,脸色显得苍白,手脚也比较冰冷。这种汗证的治疗方法要以益气固表为主,可以选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营卫失调型:这种类型的汗证主要是由于患上各种急、慢性的疾病后,宝宝的“营气”和“卫气”失调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宝宝经常全身无故出汗,怕冷怕风、有时候还会伴有低烧。父母可能还会看到宝宝经常精神疲倦,胃口不好。这种情况,医生会调和“营卫”,让宝宝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
气阴二虚型:不少妈妈会发现孩子在早晨醒来时,背后都是汗,床上也湿了一大片,这就是盗汗。如果孩子常常盗汗,可能就是气阴虚了,这也是许多妈妈最常碰到的情况。一般出现气阴虚的孩子体型比较消瘦、出汗多、精神不好、面色潮红、口干、大便干,手脚心热,有时候体温还有点低热。如果宝宝盗汗以手足心、胸腹部等部位教多,或者醒后哭闹、低热等,可能是偏阴虚,可用酸枣仁汤合生脉散加减;如果宝宝伴有拉肚子,可能偏气虚,可以用益气汤合生脉散加减。
脾胃积热型:宝宝常常都会出汗,尤其是四肢最为明显,或者仅仅有四肢、额头出汗,还伴有腹胀,那宝宝可能就是脾胃积热型汗证。医生会开异功散加减方,给宝宝健脾泄热。
不过,麦其莲提醒,仅仅依靠这些表现来判断宝宝的出汗原因还是不够的,最好能给中医医生把脉、问诊,辨证施治。
食补方 治多汗
麦其莲介绍,其实家长可以让孩子有适当的饮食,多吸取一些补气血、健脾胃的食物,达到让孩子气血充足的目的。其中,食补又有很多不同,比如补脾、补气等。麦其莲建议,父母可以选用的有沙参、麦冬、太子参、莲子、玉竹、杞子、山药、百合、芡实等食材,拿来煮汤、还可以炖点稀饭。针对气阴虚的宝宝,父母可以拿太子参或者栀子泡水给宝宝喝;没有气虚的,就可以选用其它的。如果宝宝出汗比较重,可以加一些五味子、乌梅等,但都应该经过医生辨证后使用。
以下是医生推荐的几个食疗方。
1、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只。加水适量,文火煮1小时以上。每日服用1剂,分2~3次服用,连服15天。这个食疗方可以益气固表,改善表虚不固型多汗的症状。
2、小麦红枣桂圆汤:浮小麦30克、红枣12克、桂圆12克。煮30分钟食用,适合6~7个月以上的宝宝,对营卫失调型多汗效果不错。
3、滋阴粥:银耳10克、莲子12克、红枣12克、杞子10克、粳米50克、冰糖少许。先把银耳用温水发泡,然后将莲子、红枣、杞子、粳米煮半熟,再加银耳和冰糖煮到烂熟。使用于气阴虚型的多汗,1岁以上的宝宝适用。
4、乌梅煎:黑豆30克、乌梅10克、红糖12克、粳米50克。加水煮30分钟食用,适合1岁以上宝宝,气阴虚型多汗。
5、固表补气粥:党参12克、白术10克、麻黄根10克、粳米50克、红糖12克。将党参、白术、麻黄根加水煮30分钟,去渣留汁,然后再将粳米放入汁中煮粥,熟后加红糖食用。这个方适合气虚型的多汗,1岁以上的宝宝都合适。
专家简介:麦其莲 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出处:http://www.gxrenai.com/newsview-517.aspx
从事儿科诊疗工作3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急、慢性腹泻,急性尿路感染,特别对小儿感冒(上感),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厌食症,汗症、疳症、厌食等症。
◇ 相关文章 ◇
《大众卫生报》 《大河报》(河南) 瑞丽女性网 新华网 《幼儿》 《哈尔滨日报》 《人口导报》 《东方今报》 《人口导报》 红网 《健康时报》 《生活日报》
|